满城县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知识能力测试
试卷分析(五语)
___实验小学_学校 五 年级_________班 语文 学科 任课教师 张连奎
试 | 本试卷共分六个大题:书写展示(3分); 积累运用(33分);课文片断对比阅读(11分);说明文片段阅读(6分);课外阅读(17分);习作(30分)。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题型灵活多样,试卷贴近学生生活。在紧扣课本的基础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又加大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与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 | 建 议 |
试卷设计,要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覆盖面再广一些,加大知识积累与运用的题量。 | ||
答 分 原 | 第一题书写展示,把内容补充完整。由于是背诵篇目,大部分学生得了满分,原因是学校的重视。个别学生书写不过关。第二题积累运用,学生答题规范,准确,失分很少。但第4小题写出带点字意思相近的词语,个别学生错误较多。第7小题读一读,用上带点的词语介绍另一种事物,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错误较多。第三题对比阅读,学生概括能力差,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五题课外阅读相对要差一点,有的同学阅读理解短文内容不准确、概括能力差,答句不完整,造成语句不通顺,不连贯。联系短文体会词语、理清文章的思路,对相关句子的理解与交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失分较多。第六题习作表达。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多数学生能根据要求围绕“快乐”获“不快乐”选材,用具体事例说话,能够表达自己的快乐获烦恼。少数学生习作不能做到过渡自然,缺少真情实感。 | |
改
| 1、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3、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