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时间: 2016.9.23 、2016.11、4、2016.12.2 、2016.12.23 | |
培训地点:南五楼会议室 | |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 |
主 讲:张维庆 、田慧中、张秀艳 、罗白雪 | |
培 训 内 容 | 第一次 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自然实验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 三、备课的评价要促发展。 按照“课改”的新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所以,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一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促进发展目标明。 第二次 如何写教学反思 1、记成功之举 记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2.记“败笔”之处 记课堂教学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3.记教学机智 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4.记学生见解 记学生 “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5.记再教设计 记一节课下来,,摸索出的教学规律;教法上的创新;知识点上的发现;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招;解题误区的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总之,写课后反思,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第三次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第四次 弗莱尼40年教学总结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 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 2. 在假期中把课备好。 3.掌握教材整体结构,深入了解学生。 二、上课的经验 4.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反复推敲。 5.要关心每位学生。 6.提出恰当问题。 7.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8. 课后,及时记下成功和不足的地方。 三、考试的经验 9.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 10.要从不同的思维方式考试。 11.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感受到定压力,不能伤害其自信。 12.考试后,立刻公布正确答案。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 14.提问与思维。增加思路。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尝试体验,设身处地。 16. 要鼓励学生提问。 五、综合的经验 17.对好的言行,及时肯定;不好的言行,及时否定。 18. 每一学年要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19.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 20.要珍惜时间。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