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保定市满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制
填 表 须 知
1、每项课题限报一名主持人,一人不能同时申报2项或多项课题。主持人需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含同级顾问、督学、督导员)。主持人未达到上述资格的,可由两名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推荐(申报重点课题的主持人需要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推荐),并填好推荐人栏目。
2、封面上的“课题类别”是指计划申报重点课题、立项课题或青年专项课题。
3、封面上的“学科分类”是指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文科(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社会学科)、艺体(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德育、管理、心理学、计算机、职业技术等)。
填写示例:理科(数学) 文科(英语)
4、成果形式指:专著、论文、实验(研究或调查)报告、调研文章、其他等。
5、“申请·评审书”中的内容需用电脑填写(签名、签字和盖章除外),且所有表格不得私自变动格式或添删内容,在填写完毕后应保持与原表格式一致。填好后的“申请·评审书”,经主持人所在单位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实、签章后统一报送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6、“申请·评审书” 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上报一式两份。审批通过后,由教研室和申请人各留存一份。
7、参与课题的成员最多不超过七人,立项后,人员顺序一律不变更。
8、表格中的第四项“课题论证”,其中的四部分内容均要逐条论述。研究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并要划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写清研究的步骤(准备阶段应从课题被批准立项的时间开始)。
9、阶段性成果有论文的,立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要求在市级以上部门获奖,重点课题要求在市级以上正式专业期刊发表,否则不予结题;最终成果必须有“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只能是课题主持人。
10、盖章页保证编辑在偶数页,所盖章均要为红章;单位负责人签字应为单位领导或主管教学的领导。
一、课题负责人资料
姓 名 | 王红艳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5.10 | |||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 一级教师 | 行政职务 |
| 研究专长 | 班级德育管理 | |||
最后学历 | 大学专科 | 学 位 |
| |||||
毕业时间及 学校、专业 | 2002年10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 |||||||
工作单位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单位电话 |
| |||||
通讯地址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邮政编码 | 072150 | |||||
私人电话 | 手机 | 18633210882 | 电子邮箱 | Why86861@163.com | ||||
二、课题组参与成员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职 务 | 职 称 | 单 位 |
王 锐 | 女 | 40 | 本科 | 教师 | 二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张 坤 | 男 | 41 | 本科 | 教师 | 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张 彦 | 女 | 48 | 专科 | 教师 | 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吕 伟 | 女 | 48 | 本科 | 教师 | 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尤慧卿 | 女 | 44 | 本科 | 教师 | 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尚 栋 | 女 | 27 | 本科 | 教师 | 二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史 静 | 女 | 42 | 大专 | 教师 | 一级教师 | 满城区要庄乡要庄村学校 |
三、负责人和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作 者 | 成果形式 | 获奖、发表刊物(出版单位) | 时间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深析》 | 王锐 | 独著 | 《数字化用户》 | 2019年9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题论证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二)研究目标、内容、重点(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重要观点思路)、难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标明时间段)等。 (三)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经费、设备、主要参考文献(限报10项以内)等条件。 注:课题论证部分,不超过5000字,论证的内容和顺序要严格按照上述四部分要求逐项分述。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个案法)等。 |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 小学阶段正是品格和性格的发展和形成时期。家庭教育远大于学校教育,老师虽然起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但家庭教育更是影响孩子品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这一点学校教育是无法替代的。经大量调查,小学阶段教育必须培养孩子6大性格基础: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这是人生和人才成长的一本万利之举。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家校的有效联系尤为重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发现家校联系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家校联系的有效路径研究》这个课题就产生了。 2、应用价值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小学德育管理家校共育的策略和方法。探索小学德育教育家校联系的经验和模式,并立足于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家校联系路径,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润物无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触类旁通,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促进学校的德育建设,培养新时代的。 3、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阅,近年来各地部分学者和教师积极开展了对德育教育家校联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佳教授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一文中对构建坚持立德树人,把握角色平等、功能互补两重定位,完善全员线下交流、部分线上沟通、组织常规参与三大路径,强化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四位一体支撑体系的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中小学立德树人模式的研究》中指出中华多年的沃土中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成长必须用传统文化来滋养从而改变了家长重智轻德的育子理念提升了家长的育子责任心同时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素养。 4、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以上相关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家都在留守儿童方面开展,我们致力于构建一种适合于城区小学生群体,便于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开展,以综合性发展个体为目标,而不是仅限于深度发展某项知识技能的新型合作的团体,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二、研究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1、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家校联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2)通过研究学生的家庭情况,探索出家校联系的路径策略。 (3)通过研究学生经常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究,探索出家校联系共同历进行德育管理的制度、操作方法、评价体系。形成小学德育建设的理论框架,从而为基础教育的德育建设作出贡献。 2、研究内容 (1)学生在学习、纪律和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2)确定家校联系的多重路径,把互联网联系作为主要路径。 (3)怎样的路径能够保障家校联系高效运行。 3、研究重点 本课题研究把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作为研究重点。 4、研究难点 本课题研究把家校联系的有效性作为研究难点。 5、研究方法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案例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认识进行提练和概括,形成相关的教学案例,教学导案和研究经验。 (5)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课题步骤 整个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20.6.-2020.7)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课题指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召开课题开题会。 实施阶段(2020.8--2020.10) (1)调查研究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完成调查报告,针对问题提出家校联系的解决方案。 (2)探究家校联系过程中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与成效; (3)开展主题研究,采用理论学习、跟进调查的方法,探索出家校联系路径的策略。 (4)研究家校联系路径的方法有效性。 总结验收阶段(2021.11-2021.12):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准备结题;把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交流推广。 三、研究基础 课题主持人在“十一五”期间承担过县级子课题《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研究,并且从事了25年班主任工作,对家校联系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课题组成员张坤参与过市县级立项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都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家校联系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也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家校联系的有效路径研究都有一定的基础。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课题主持人王红艳,女,毕业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一线工作二十五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其他成员学历均在专科学历以上,都是从教18年以上的一线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承担并参与过县、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研究水平,具备承担具体实验任务的能力。 2、研究经费、设备、资料 学校能够为课题提供人力、物力、时间和经费保障,确保课题如期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忠军 钟启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2018.5 [2]陶行知.陶行知“论德育”.陶行知德育思想.2012年10. [3]王怀玉.家校共育 同心同行.《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2018.1 [4]王得志.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中国论文网-教育论文. [5]李华.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天天爱科学.2016年18期
|
|
五、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承 担 人 | |
1、 | 2020.7-2020.9 | 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 调查报告 | 课题组成员 | |
2、 | 2020.10-2021.2 | 基于立德树人家校联系路径的重要性探究 | 论文 | 课题组成员 | |
3、 | 2021.3-2021.6 | 基于立德树人家校互联网联系路径策略的探究 | 论文 | 课题组成员 | |
4、 | 2021.7-2021.10 | 基于立德树人家校互联网联系路径的分析 | 分析报告 | 课题组成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报2项,其中必须有研究报告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1、 | 2021.12 |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家校联系有效路径的研究 | 研究报告 |
王红艳
| |
|
|
|
|
| |
六、推荐人意见(请按规定要求打印或手写;不可只签字不写推荐意见)
不具备职称申报资格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第一推荐人姓名 职 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年 月 日 |
第二推荐人姓名 职 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年 月 日 |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八、专家评审意见 |
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重点课题 2.立项课题 3.青年专项课题
主审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
九、区教研室意见 |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1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