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命题研究 > 小学数学命题原则及要求

小学数学命题原则及要求

2014年11月28日 17:23:22 访问量:435

小学数学命题原则及要求

一、依据课标。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七性:现实性、应用性、人文性、丰富性、多元性、实践性、整合性。坚持试题抽样具有代表性原则。着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不出偏题、怪题。

二、难易适度。命题必须符合难易适度的原则,试题应避免过难或过分容易,应难度适中,综合、合理确定试题,否则无法通过考试结果区分学生水平的差别。难易程度同教材中“整理与复习”的程度即可。

三、梯度适当。试题应有适当的梯度。合理确定不同难易程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试题的结构分为基本题、中难度(发展)题、高难度(综合)题三类。它们的比例是721

四、覆盖面大。试题应提倡覆盖面大的原则。在难度适宜的前提下,应考核该学期所学内容知识点的85%以上。以确保和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五、题型多样。题型采用多样化的原则。可采用填一填、辨一辨、选一选、算一算、做一做、实践应用等多种形式。试题的呈现方式也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六、同步进行。命题与答案及评分标准应同步进行的原则,就是在命题的同时确定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应在考试之后根据学生答卷情况来确定评分标准,也不应对评分标准作随意更改,否则失去了客观性,影响考试的信度。

七、清晰准确。试题必须简明、清晰、准确的原则。克服题意不明、模棱两可、答案不确切、卷面不清等不利于考试的多种情况。题样出来后,有条件的话,做一些“调试”工作,并且注意到量度的可行性,要让大多数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三年学生答卷时间为70分钟。

科学、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命题时又往往感到难以找寻形式丰富且高质量的题目,加强命题资源建设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举措?

纸笔测试

原则一:重视基础知识,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个外星人刚到达地球。他对我们的数字系统感到困惑。如果他问你:“529等于529吗?”你能否回答他的问题,并给出解释。

原则二: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生活应用.

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时,我们设计了“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一题。

学生开始积极的探索,有的说可将土豆放在水里间接测量;有的说放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不同容器里,就是用到不同的公式求体积。这样的测试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测试出学生对基础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水平。

一个由4个大人和2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75%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元。这个家庭选择哪家旅行社所花的费用少?如果随着人数的增加,哪家旅行社的收费更优惠?

原则三:纸笔测试命题应注重多样化.

五年级学习“最大公因数”时,设计了两组不同水平的测试题:

   第一组: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14,9和63,7和125472

   第二组:有三根木棒,分别长15厘米,33厘米,60厘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原则四:纸笔测试题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教师节”快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给老师买一束鲜花作为节日礼物。到花店了解到:百合318元,康乃馨510元,玫瑰412元。问题1:同学们带30元去买花,每种花买3支,你认为钱够吗?如果不够,怎么办?问题2:“请你设计,用30元钱买花,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原则五:纸笔测试题的设计要能促进教学,改善学习.

用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折成一个无底无盖的长方体(长、宽、高均为正厘米数),长方体的体积可能是多少立方厘米?

原则六:纸笔测试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小朋友都看过魔术吧?它神奇、有趣,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十分吸引人。这道题就叫——猜年龄。请把你的年龄乘6,再加上36,再除以6。你只要告诉我得数,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个魔术其实很容易被人识破,我们可以用方程解或者根据题意(年龄×6+36)÷6,计算出来就是年龄+6。

我在教学二年级时,曾让学生完成了一份“快乐农庄”的试卷,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很高,在随后的数学日记中,有学生这样说:“我一拿到卷子,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它,一看这份试卷跟往常可不一样,题目是‘快乐农庄’,我便怀着好奇的心情认真地做了起来”。还有的学生说,“我越做越起劲,越做越有趣,感觉不像是考试,而是在游戏,又好像是在体验生活”,“卷子上画着生动、有趣的图案,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孩子的这些话,让我们看到体现人文关怀的试卷激发了学生答题的兴趣、信心和勇气,有助于减轻孩子对考试的紧张和恐惧

 

编辑:范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