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原则及要求
一、命题原则:
1、科学性原则。命题要符合培养目标和考试目的,基础题、提高题、应用题与能力题比例要科学,必须保证试题的难度分布合理,学生考试成绩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学业水平的差别(即试题要有区分度)。
2、全面性原则。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认真分析应考核的知识点。既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又覆盖全面、防止过偏;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注意涵盖教材的重要知识点,要有足够的题量。
3、规范性原则。命题要力求准确、明确,避免出现歧义;试题表达应力求简明扼要,措词严谨,不得包含有关的暗示;题目的编排顺序要合理;试题的评分标准应该公正明确,易于掌握,避免答案有规律和模棱两可;综合应用题应力求考查多个知识点,使之结构严密,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信度。
4、创新性原则。命题要新颖,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特点,注意结合课程的发展,及时补充创新能力的考核。
二、命题要求: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权重分配:基础知识占70%,延伸拓展知识占20%,课外知识(拔尖知识)占10%。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