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施方案 > 实验小学三级课程实施方案(2019-2020)

实验小学三级课程实施方案(2019-2020)

2019年09月11日 15:34:14 访问量:468


满城实验小学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199

 

一、指导思想

认真开展三级课程实施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的需要,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发挥教师自主权和创作性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在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课时,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大学生作业量的前提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模式。

2、实施三级课程的优化组合,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实践。

三、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在三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后,已经按规定开足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已经全面展开。

我们实施三级课程,做到既符合国家的开设要求,又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着眼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做到挖掘潜能、夯实基础、张扬个性、协同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四、课程实施安排

1、应开设的课程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和《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逐步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按国家有关规定开设,尤其是保证综合实践课的课时及教师。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二者优化组合是必要的。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与其它课程也做到优化组合。

(一)国家标准课程有:语文(含作文和写字)、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有: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课程有:安全伴我行、好习惯的养成、可爱的家乡、弟子规(国学)。

          (二)、课时安排(周)

          按照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要求,我校各年级课程课时每周具体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道德与法制(1课时)、科学(1课时)、语文(8课时含写字)、

                                      数学(4课时)、体育(5课时)、音乐(2课时)

                                      美术(2课时)、安全伴我行和弟子规(各1课)、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英语(1课时一年级)

         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2课时)、语文(7课时含作文和写字)

                                      数学(4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

                                      美术(2课时)、英语(2课时)、科学(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信息技术教育(1课时)

                安全伴我行和好习惯养成(各1课时)

   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3课时)、语文(6课时含作文和写字)

                                    数学(4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1课时)、

                                    美术(1课时)、音美(1课时)、英语(2课时)、

                                    科学(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1课时)、

                                    安全伴我行和可爱的家乡(各1课时)

   其中一、二年级每周26课时,每学年910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每学年1050课时;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约占百分之十八。

2、课程实施 

学校教导处制定总体教学实施计划,任课教师写好计划施教。认真做好备 课、上课、作业、教学辅助、测试等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落实。各门课程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保、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一步优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组合。

3、课程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2)评价主体的互动性。

3)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四、具体实施策略

(一)、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2、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

3、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

4、教案作业等常规检查,每学期一到两次,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们沟通交流,改进教师的工作。

5、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实施电化教学。

6、重视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认真抓好质量检测工作,我们还要求教师在检测结束以后进行深刻反思,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做到分析到知识点,找出不足点,提出新措施)。

 

(二)、抓好校本教研,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完善教研机构及教研制度,营造开放、民主、有效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继续做好教研常规活动,创设宽松的讨论学习氛围,努力探寻适合教师的研讨模式。

2、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建立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结对帮扶,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3、继续开展教育叙事活动,鼓励教育把自己的教育心得撰写成文与全体教师交流学习。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

另外结合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的更新与流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加强教师外出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年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观摩活动。参训教师回校后,要认真总结进行反思,上交学习体会,用讲座,或是出课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编辑:田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