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保定市满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制
填 表 须 知
1、每项课题限报一名主持人,一人不能同时申报2项或多项课题。主持人需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含同级顾问、督学、督导员)。主持人未达到上述资格的,可由两名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推荐(申报重点课题的主持人需要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推荐),并填好推荐人栏目。
2、封面上的“课题类别”是指计划申报重点课题、立项课题或青年专项课题。
3、封面上的“学科分类”是指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文科(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社会学科)、艺体(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德育、管理、心理学、计算机、职业技术等)。
填写示例:理科(数学) 文科(英语)
4、成果形式指:专著、论文、实验(研究或调查)报告、调研文章、其他等。
5、“申请·评审书”中的内容需用电脑填写(签名、签字和盖章除外),且所有表格不得私自变动格式或添删内容,在填写完毕后应保持与原表格式一致。填好后的“申请·评审书”,经主持人所在单位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实、签章后统一报送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6、“申请·评审书” 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上报一式两份。审批通过后,由教研室和申请人各留存一份。
7、参与课题的成员最多不超过七人,立项后,人员顺序一律不变更。
8、表格中的第四项“课题论证”,其中的四部分内容均要逐条论述。研究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并要划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写清研究的步骤(准备阶段应从课题被批准立项的时间开始)。
9、阶段性成果有论文的,立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要求在市级以上部门获奖,重点课题要求在市级以上正式专业期刊发表,否则不予结题;最终成果必须有“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只能是课题主持人。
10、盖章页保证编辑在偶数页,所盖章均要为红章;单位负责人签字应为单位领导或主管教学的领导。
一、课题负责人资料
姓 名 | 陶 美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9年12月 | |||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行政职务 | 副校长 | 研究专长 | 教育管理、德育教育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学 位 |
| |||||
毕业时间及 学校、专业 | 2006年4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 | |||||||
工作单位 |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实验小学 | 单位电话 | 7028892 | |||||
通讯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实验小学 | 邮政编码 | 072150 | |||||
私人电话 | 手机 | 13831230961 | 电子邮箱 | syxxcws@126.com | ||||
二、课题组参与成员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职 务 | 职 称 | 单 位 |
袁会敏 | 女 | 42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李会芹 | 女 | 42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刘红朵 | 女 | 44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苑 辉 | 女 | 39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蒋 坤 | 女 | 40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田新文 | 女 | 41 | 本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王 萌 | 女 | 48 | 专科 | 教师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满城区实验小学 |
三、负责人和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作 者 | 成果形式 | 获奖、发表刊物(出版单位) | 时间 |
《以支教为纽带引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 袁会敏 | 研究报告、论文 | 省级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 | 2018年6月28日 |
《语文教学言语的重要性》 | 袁会敏 | 论文 | 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 《好日子·创新教育》 | 2019年8月25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题论证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二)研究目标、内容、重点(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重要观点思路)、难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标明时间段)等。 (三)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经费、设备、主要参考文献(限报10项以内)等条件。 注:课题论证部分,不超过5000字,论证的内容和顺序要严格按照上述四部分要求逐项分述。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个案法)等。 |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综合素养中应排在首位的,是道德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做支撑,再多的知识也是无本之木。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品质。立德树人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目的。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是必要的,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做好祖国的接班人。 2.应用价值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文以载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和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通。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从小教育学生爱国,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来才能以建设国家为己任,才能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区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阅,近年来各地部分学者和老师也积极开展了有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百度文库中《课堂教学中感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一文中,真实再现了当代孩子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引发我们的思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相关方法,也值得借鉴;新教育时代、新课程等刊物刊载的文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等也为我们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 4.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以上相关文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实践性和实用性,更能联系时代需要,以更加深入人心的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策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情怀,使学生加强家国意识,拥有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真诚、深沉的爱国情怀,真正让语文教学达到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研究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1. 研究目标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教育现状,从而发现问题,进而分析思考研究。 (2)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评议、研究观摩课、教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等),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理念、要求、策略及成效。 (3)通过课堂实践应用与研究,总结探讨出一套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2.研究内容 (1)进行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现状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2)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及教材中的人文要素,通过理论研究和一系列典型课例课堂实践,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初步形成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3)总结出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形成论文,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完善,撰写研究报告。 3.研究重点: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立足于课堂教学,形成一系列典型课例。 4.研究难点: 总结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5.研究方法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组织研究人员学习和研究立德树人理念与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研究的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试验田”,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追问的方法,及时进行课后研讨反思,总结有效策略。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案例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关的教学案例,教学导案和研究经验。 (5)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通过总结提炼经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6.研究步骤 整个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20.6.-2020.7)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课题指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召开课题开题会。 第二:实施阶段(2020.8--2021.4) (1)调查研究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完成调查报告,针对问题,分析探讨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2)探究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理念、要求、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 (3)开展主题研究,采用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课堂教学实践、主题教学研讨、跟进调查等方法,探索出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21.5-2021.6):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准备结题;把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交流推广。 三、研究基础 课题主持人承担过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六年级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有23年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在教育管理及德育教育方面卓有成绩。参与课题研究的班级包含小学教学的高中低各学段,教师间具有良好研究氛围,具有研究创造的较大空间,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其他研究人员学历层次较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课题主持人陶美,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副校长职务,有专业的教育管理知识底蕴和德育教育经验。其他课题组参与成员都是资深一线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教育教学研究基础,曾参与过省、市、区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践,研究能力强大。 2.措施保证: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资源丰富,同时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可供学习和研究。学校历来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校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各课题的研究工作,能够为课题提供人力、物力、时间和经费保障,确保课题如期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汪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 2014.05 [3] 王 莹.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 2010.03 [4]王为林.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09 [5]彭宣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西部论丛 2017.11 [6]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文理导航 2019.07
|
五、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承 担 人 |
1 | 2020.7-2020.9 |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课题组成员 |
2 | 2020.10-2021.1 |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 论文 | 袁会敏 |
3 | 2021.2-2021.4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典型教学设计 | 典型教学设计 | 蒋坤 刘红朵 |
4 | 2021.5-2021.6 |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实践与思考 | 论文 | 课题组成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报2项,其中必须有研究报告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1 | 2021.12 |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 研究报告 |
陶美
|
|
|
|
|
|
六、推荐人意见(请按规定要求打印或手写;不可只签字不写推荐意见)
不具备职称申报资格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第一推荐人姓名 职 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年 月 日 |
第二推荐人姓名 职 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年 月 日 |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八、专家评审意见 |
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重点课题 2.立项课题 3.青年专项课题
主审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
九、区教研室意见 |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1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