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问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追问是对学生深入课堂活动的有效疏导、控制和指导,直接指向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过程。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挖掘知识难点,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利于自己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让自己的追问成为有用的精练问题。课堂追问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基于此,我们决定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为课题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课堂有效追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探究性学习,从而将新课程精神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追问现状,从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
2.通过课堂教学评议、研究课观摩、教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诊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及应用能力。
3.通过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二)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
3.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课堂追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假设
通过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追问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促进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和模型思想)提供源动力。在课堂中追问要有总体设计:因题而宜,弄清实质,突出重点,选择突破口;因人而宜,把握时机,难易得当;因问而宜,选择“海问”或“点问”或讨论。科学追问,讲究实效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四、课题研究对象小学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保定市满城区实验小学对2016级5班63人、2017级6班63人、2019级7班63名学生及实验小学32名教师。
五、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阅,近年来各地部分学者和教师积极开展了对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武夷山市崇安小学 开展了“恰当地运用有效追问,成就精彩课堂”的研究,提高了课堂效率。丹东市振兴区浪头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技巧”的研究。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追问的技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市内数学课堂教师追问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有待实践和研究,且大多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
本课题重点在挖掘出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提问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数学课程标准》、沈开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追问”策略》、周德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思考》、梁发珍的《巧用追问让小学数学课堂妙趣横生》、杨丹《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及策略究》。
本课题运用文献法,研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试验田”,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追问的方法,及时进行课后研讨反思,总结有效策略。我们在行动研究中,按照制定计划、课堂检验、课下追踪、及时反思、连环跟进的程序稳步开展。
(三)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通过总结提炼经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和研究报告《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研究》。
(四)调查法:它是指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开座谈会、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有关教育实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或有关的成果和经验、问题和教训,并在大量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将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相关数据,完成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七、课题研究进度
整个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20年6月-2020年7月)
确定研究主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学习《立项通知书》、《评审书》、研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学习相关文献,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数学课程标准》、沈开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追问”策略》、周德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思考》、梁发珍的《巧用追问让小学数学课堂妙趣横生》、杨丹《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及策略究》。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专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二)实施阶段(2020年8月—2021年10月)
1.调查研究学生对课堂追问的看法和意见,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教师课堂追问的现状,完成访谈报告;
2.开展主题研究:理论学习、专家引领。
3.通过课堂检验、连环跟进、教学案例集的方法,探索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性追问的策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成果鉴定,准备结题;
3.把研究成果在学校进行交流推广。
八、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一)阶段性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的调查》调查报告
2.《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性追问的变化》访谈报告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特征与原则的分析》分析报告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论文
(二)最终研究成果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研究》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课题指导小组:
组 长:李 鹏(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成 员:翟建芳(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韩青书(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刘占国(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李新桥(满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田慧中(满城区实验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
张秀艳(满城区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
2.课题研究小组:
王 松:主持课题研究、撰写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研究报告
宋 肃: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尚 栋: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朱红梅: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赵雪松: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连红艳: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马 存:负责资料收集
石 艳:负责课题阶段性总结及案例研究
十、经费预算
序号 | 支出内容 | 金额(元) |
1 | 材料费 | 500 |
2 | 文献检索费 | 500 |
3 | 文件编制、复印、打印费 | 500 |
4 | 差旅费和其它 | 500 |
| 合计 | 2000 |
十一、参考书目及附录
[1]《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贺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7(19):44-47.
[3]李万霞.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J].人生十六七,2017(05):41.
[4]张卫霞.例谈小学数学课堂追问时机的把握[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5(6)23-060
[5]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6] 苏洪霞.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G].《新课程(中)》2017.10:623.5
![]() |
![]() |
![]() |
![]() |
![]() |
![]() |